沒有人會反對工作是為了賺取報酬,但是往往“談薪水”成為很多人求職面試時最難開口的一件事,尤其是對初入職場的畢業生而言。因為大家覺得,在寶貴的面試機會中“談薪資”,從某種意義上說,也許給了用人單位一個拒絕你的理由。但在有些面試中,即使你一再避免“談薪水”,面試官還是會要求你正面回答這些問題。這時如果你還一再推脫,恐怕就會使自己顯得軟弱了。那么,在談薪水問題時,要注意些什么?
?
首先,要注意稅前稅后。
?
求職者要特別注意的是,用人單位說的月薪通常指稅前收入,而求職者在談及自己的薪資期望值時,通常指到手的收入。這兩者之間有一定的差距,薪酬越高,差距越大。因此在回答薪資期望值時,求職者有必要與面試官講清楚這個期望值是稅前的還是稅后的。
?
另外,求職者最好事先學會如何將稅前收入計算為稅后收入。如果面試時還不了解,可以請用人單位的HR幫忙估算,以避免日后產生較大的心理落差。通常來說,只要求職者開出的薪資不是太離譜,用人單位都會作為參考。
?
其次,不要“跳價”。
?
不少求職者在“談薪水”時會“跳價”。比如:某求職者最初與用人單位接觸時,口頭說了一個薪資期望值;等進入第二輪、第三輪面試后,感到用人單位對自己頗為滿意,于是心里打起了小算盤,想著對方不一定記得自己先前口頭所講的,帶著僥幸心理向對方說出一個更高的薪資期望值。
?
其實這會給用人單位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,求職者很有可能因此與機會擦肩而過。因為HR通常會在面試中做筆錄。所以如果求職者“跳價”,HR心里非常清楚,會認為求職者把職業當生意來談,過分看重物質。
?
筆者提醒正在求職的畢業生們,一定要放平心態,當初談及的薪資期望值一般是自己能夠接受的——因為你不大會開出自己都不能接受的薪資。既然能夠接受,那不妨把眼光放遠一點。進入公司后,用業績向老板證明你的實力和價值,加薪自然指日可待。
?
?
?
?
另外,在回答薪資問題的時候,要做好哪些準備呢?
?
第一,把薪資期望值放到行業發展的趨勢中考慮。
?
求職時,你要考慮你的專業是什么,人才市場對你這類人才的需求有多大;你也要留意一下周圍的人(同學、朋友、和你找同一個工作的人),他們希望拿多少薪水;你更需要了解一下,當下社會,該崗位的薪酬大致有多少。然后,你再結合求職單位的情況,取一個合適的平均值來考慮你的期望薪資。
?
第二,不要拘泥于薪資本身。
?
在面試中談論薪水問題,不能“就薪水談薪水”,要把握適度、合理的原則。你可以告訴面試官,薪水不是最重要的,你更在乎的是職位本身,你喜歡這份工作;你也可以告訴公司,你希望公司能了解自己的價值。這樣,就能將薪資問題提升到另一個高度,有助于你順利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。
關注公眾號